几张粗粝的瓦楞纸、几颗细小的螺栓,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和巧手制作下,变成兼具审美和实用的“小建筑”……5月12日至13日,以“文化遗产,多样空间”为主题的“特房杯”厦门市第八届暨海峡两岸第三届大学生实体建构竞赛总决赛在厦门SM新生活广场举行。来自海峡两岸9所高校的27支队伍现场“过招”,交流创意。
经过专家现场投票评选,由我校学子辜艺娜、李润妍、唐瑀、戴震中、康燕萍、陈淼森集体创作的作品《海思物语》摘得大赛特等奖。
以物寄情,《海思物语》立意深远
本届赛事突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,因此,我校参赛团队在作品立意方面下了狠工夫。
辜艺娜说:“当下,加快‘一带一路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,已经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识。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,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,更需要寻找唤醒古老文化遗产的新能量。”据介绍,作品取名《海思物语》意在表达闽南人“海”纳百川的心胸,千万游子对家乡的“思”念;在建构平面上,作品由“鄉”字进行抽象构成,有序排布;在立面上,作品采用闽南传统建筑手法——入石构造立面,产生多样的光影效果;在造型上,作品以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产物——伊斯兰教建筑清净寺拱门为原型;以物寄情,以海言志,这些“元素”组合起来使作品成为一个“帆船”造型,从前向后观摩折射出一幅小船到巨轮演变的画卷,象征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缩影。
“最近两个月,我们一直在反复调整设计方案,对决赛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准备。这次从初赛到复赛都是以第一名晋级,所以团队成员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。”李润妍透露,为了能够更好地把作品立意表现出来,除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,团队成员还到泉州实地调研,和当地古建保护协会交流。
据悉,辜艺娜和李润妍是名副其实的“老选手”,这是她们第二次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竞赛总决赛。她们创作的作品《暮求》曾在上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。
评选严格,不仅看“颜值”更重“内在”
总决赛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。搭建现场,不少市民认为身处新时代,提倡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非常有意义,并期待颁奖结束后能走近作品,近距离感受学子的创意。
“内行看门道”,在评审现场,评委们看中的不只是作品的“颜值”。作品还需要经得起评委们敲、撞、摇等一系列动作。我校我学院教师王冰(特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)指出,“作品的人文意涵仅是考察的一部分,而作品对建筑力学的运用、环保节能的可行性等也是重要的考察内容。”
“这个作品立意好!这个光感好!作品很结实,坐下很舒服……”对于《海思物语》,评委们几乎一致给出了很高的评价,“这件作品展示了很高的文化素养,符合这次大赛的主题,作品搭建也有一定的难度,他们完成得很好。”
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,让团队成员喜出望外。不过经验丰富的李润妍同学仍迫不及待地在比赛现场转悠,看看其他参赛队伍作品的情况。她发现,大家的创意都很独特,搭建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很理想。“台湾高校的学生在作品造型上非常大胆,很有趣味性”,李润妍坦言,参加此次竞赛不仅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,而且增进了与台湾同胞的交流和了解,受益匪浅。
最终,经过评委投票,《海思物语》脱颖而出,力拔头筹。作品《椿》、《鼓浪洞天》、《檐语》获得佳作奖,经过网络投票作品《鼓浪洞天》获得了最佳人气奖。我校还获得最佳组织奖。
据悉,本届竞赛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、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、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主办,厦门市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、金门马祖地区建筑师公会联合主办,厦门SM新生活广场、集美大学承办。实体建构竞赛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八届。和往届相比,本届赛事无论是参赛队伍层次、建构作品质量,还是活动品牌影响力,都有了较大提升。